避雷针|古代武将头盔为何都有枪头,它究竟有何作用?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
文章图片
文章图片
文章图片
中国古代有九大著名的盔甲 , 从商朝时期的饕餮盔甲到清朝的棉甲 , 看似越来越轻薄 , 其实防御程度却是越来越强悍 。 不过有趣的是 , 战甲虽然越来越薄 , 但头盔的花样却越来越多 。
比如从南北朝开始 , 头盔开始加入各种特殊的装饰 , 尤其是将军们的头盔 , 会在头盔顶部置入一支枪头 , 加上底部红缨的点缀 , 显得非常霸气 。 那么这支枪头真的只是起到了装饰的作用?是否还有其他的用途呢?
歪说在研究其真正用途之前 , 不妨先说说几种比较搞笑的说法 , 其中最为有趣的就是“避雷针”说 。
一些不懂古代武器装备的朋友曾指出 , 战盔上的这种枪头 , 很明显就是“避雷针” , 防止在极端天气作战时 , 被雷电击中 。 毕竟是将军 , 被雷电给劈死了那可就完蛋了 。
确实 , 避雷针早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在中国使用 , 古代的建筑上会添加龙头形状的装饰 , 龙头则会吐出一根金属舌头 , 伸向天空 , 用作避雷 。 这在《史记》以及外国《中国新事》中都有所提及 。
不过将避雷针用在将军的头盔上 , 是无稽之谈 。
学过物理的朋友都知道 , 避雷针的作用是将雷电引过来 , 然后导入大地 。 可人体哪能承受这种雷电效应 , 所以引入雷电后的结果只有一个 , 那就是被劈死 。 而且雷雨天气 , 只在特定时节才会出现 , 作战时完全可以避开 。 所以“避雷针”的说法就显得有些多余了 。
还有一种比较好笑的说法认为是用来充当炊具的支架 。 如果这种头盔是士兵使用 , 或许有可能成为炊具的支架 , 但要说将军用战盔来当支架 , 就有些儿戏了 。
既然不是“避雷针” , 也不是炊具的支架 , 这支枪头到底有什么用处呢?按照历史记载 , 其功能大致分为3种 。
三大功能首先自然是身份的象征 , 也是显眼的标志物 。
将军身份显赫 , 不同的枪头和红缨的搭配 , 表示了不同等级的将军 。 就好像清朝时期官员官帽上的单眼 , 双眼甚至是三眼花翎一样 。
而且作战时 , 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, 让主帅可以清晰地观察下属将领所在的位置 , 以及战斗情况 。 不然万军丛中寻找自己副将的位置 , 还真的有些费眼睛 。
第二 , 充当武器使用 。 按照《中国兵器史》的记载 , 将军战盔上的枪头可以拆卸 , 甚至可以进行组合 。 记得《战狼2》中 , 冷风胸前的一颗子弹头都可以当作武器 , 更何况是一枝枪头 。
当然 , 枪头不仅可以当作匕首用作近身厮杀 , 也可以和特定武器进行组合 , 形成长兵器 。 说到这里 , 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。
当然 , 还有第三种用途 , 可以当作缓冲 。 古人发现 , 如果有人从高空坠落 , 若能被大树挂住就有可能活命 。 换句话说 , 直立且坚硬的物体可以对高空坠物进行有效地缓冲 。
事实确实如此 , 行军或者作战时经常会遇到落石等高空袭击 。 这时坚硬无比的枪头 , 就可以有效抵挡小型落石的袭击 , 大大提高了将军的生存几率 。 将军保住性命 , 那么战斗就可以继续 , 胜率也就大大提高 。
以上三种 , 就是古代头盔上枪头的用处 , 或许大家想不到 , 小小的枪头 , 竟然能有如此多的作用 。
- 古代“通缉令”那么抽象,为何总能抓住犯人?看看后面写了啥!
- 古代攻城,被安排第一个爬云梯的士兵是怎么想的?不是送死吗?
- 中国古代打仗,前排士兵明知必死,为什么都抢着冲锋?原因很真实
- 历史揭秘 古代打仗时,为何扛旗兵不带武器还敢带头冲锋,其实他们不简单!
- 古代有一大臣生了70多个儿子,方法难以启齿,一般人接受不了
- 日语 日语为何没有亲戚,它不是源自古代中国吗?专家:我们错了上千年
- 沈醉 古代棺材店对联,上联:人无千岁寿,下联道出人间沧桑
- 古代教皇帝生理知识的女官,完成任务后,都会有什么样的下场?
- 古代人即使没有导航也没地图,那是如何做到走南闯北不迷路的?
- 古代狐仙故事:姑娘,请你自重,我有老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