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图片
文章图片
文章图片
前言
中国历史悠久 , 之所以文化绵延不断 , 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。 古人常喜欢把一些特殊事件记载于石碑、布帛、竹简之上 , 而这样做也便于我们后人更加直观地了解当时的历史 , 我们要讲的这段历史源于西藏挖出的一块石碑 , 在这石碑上所记载的信息让人不敢相信 , 专家们解读之后 , 感慨道原来他真的存在 。
唐朝时期国富民强 , 与各国贸易往来频繁 , 人民生活也十分富足 。 诗人王维曾经写过一首《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》 , 其中有一句:九天阊阖开宫殿 , 万国衣冠拜冕旒 。 就是在赞叹唐朝盛世 , 引得四方朝拜之景 。
只身灭国贞观15年 , 天竺城派使节到唐朝觐见君主 , 从此以后天竺和唐朝之间就逐渐有了贸易往来 。 随后唐朝也派出了使节在贞观17年出使天竺 , 王玄策就是当时的使臣 。 他出使天竺对中国与古印度的交流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。
根据史料记载 , 王玄策曾经三次出使天竺 , 贞观17年出使一次 , 在贞观19年又出使一次 , 到贞观21年是第三次 , 在这第三次出了事 , 当时王玄策担任正使 , 他带领一行30人去往天竺 。 本来天竺国王也派使者带了财物 , 准备和王玄策一起去唐朝进贡 。 在中途却突遭变故 , 天竺王被谋害 , 国中一时混乱 , 其大臣顺势篡位 , 篡位之后就发动了军队要抢了王玄策使团 , 当时王玄策拼命反抗 , 带领了30骑兵和敌人大战一场 , 无奈敌我力量悬殊 , 体力不支 , 失败被俘 。 敌人趁机就把王玄策使团所带的财物全部掳走 , 王玄策趁乱逃跑 , 到了吐蕃 。
王玄策到了吐蕃之后 , 游说当地的吐蕃王 , 得到了1200名土方士兵和7000泥婆罗骑兵 。 集结好军队以后 , 王玄策带兵进攻天竺 , 和天竺军队打了三天三夜 , 终于成功打败了对方 , 把失去的财物夺了回来 。 因为在战场上立了功劳 , 王玄策也被唐玄宗封为朝散大夫 , 授予了官职 。
虽说是打了胜仗 , 但唐朝实力强盛 , 人们打胜仗觉得十分正常 , 并不认为他是一个多么大的英雄 。 毕竟在人们眼中 , 天竺也只不过是一个弱小的国家 。 在这样的认知之下 , 关于王玄策的记载也自然不多 。 有专家虽然知道这段历史 , 但因为无从查证 , 所以也对王玄策这个人是否真实存在表示怀疑 , 甚至有人认为王玄策这个人根本就是虚构出来的 , 并不存在 。
石碑为证不过 , 随着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 , 有好消息传来 。 上个世纪90年代 , 专家们在西藏发现了一块特殊的石碑 , 目前位于西藏自治区吉隆县北部的一处崖壁上 , 整个崖壁字面宽81.5厘米 , 残高53厘米 。 在崖壁上方还有一个崖棚 , 崖脚水渠环绕 , 由于风沙侵蚀 , 崖壁下部已经被破坏掉 , 崖刻上有很多字已经模糊不清楚 。 不过专家们还是大致了解了这篇铭文的内容 。
专家们从残存的文字着手 , 经过解读 , 认出了这块石碑名为《大唐天竺使出铭》 , 记载的内容正是王玄策当时带兵攻打天竺的那一段 。 这个铭文的出土直接印证了王玄策这位历史人物的真实存在 , 也对王玄策曾经率领军队攻打天竺的历史进行了有力佐证 。
- 河南挖出隋朝粮仓,容量惊人,粮食千年不腐种地里还能发芽
- 1998年,工人挖出明朝公主墓,竟然惊现活人,甚至睡在公主棺
- 北京挖出一具“龙袍干尸”,专家怀疑是“韦小宝”,至今都是个谜
- 文物 秦兵马俑挖出新文物!有生之年,我们能否看到整个皇陵被打开?
- 非洲挖出明代古墓,墓葬朝向明朝,有后人守护
- 寺庙 河南千年古寺挖出神秘地宫,专家进入后,发现高僧已在此枯坐千年
- 古墓地宫挖出龙袍,被丢弃库房30年后,国宝变成稻草
- 日军 日本战败投降后,庄稼地里却挖出千具少女尸骸,揭露日军残忍行径
- 1965年南京挖出东晋贵族小姐墓,出土200粒药丸,专家:枉为人父
- 一锁匠无意中挖出了二战日军宝藏,价值220亿美元,结果却悲剧了